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157章 徐川疯了(1 / 2)

“综上所述,我觉得这充分表明了,目前大众对于好音乐的需求……”

某知名乐评人的声音不断的从电视机的扬声器中传出。

关于徐川新专辑的讨论依旧火热。

《被风吹过的夏天》的v也放了出去,虽然没有《江南》那么夸张,但反响还是不错的。

而此时的徐川,刚刚结束了他在京城的签售会,在来京城之前,他还在尚海、武漢、羊城做了三场签售会。

说实话,签售会算是徐川干过的最累的活了。

不过,看着排成长龙的粉丝,以及他们拿到签名专辑后的表情,徐川又觉得挺幸福的,能被人喜欢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。

所以,徐川的心情是很好。

这个世界就是这样,有人开心就有人不开心。

比方说优豆自制的老大,被吴尚派过来和徐川对接的李奕滨。

“徐总,现在都4月15了,导师团和选手还没找齐呢,吴总他天天在我耳边阴……英明的教导我,我真顶不住了,您给想想办法。”李奕滨愁容满面的看着徐川诉苦道。

听到李奕滨的话,徐川忍不住露出了个无语的表情。

说实话,当时袁萌跟徐川说他现在是“鬼见愁”,徐川打从心底的不信。

哪有那么夸张,这可能吗,反逻辑常识好不好。

可现实告诉徐川,真就尼玛的这么夸张。

现在徐川面临两个问题,

他上辈子是混这个圈子的没错,可真没碰到过这种情况,他是真的有点想不通。

自己都火成这样了,他们就不想要收视率吗?

张妍也不能理解,天天搁那嘟嘟囔囔的骂人,也不知道她到底说了多少难听的话。

这件事情,或许真的只有袁萌能想明白。

当然,上不上节目其实无所谓。

或者说,现在上不了,以后等事情消停了总是能上的。

退一万步来讲,就算以后不上也无所谓。

徐川根本不需要别人家综艺的那点曝光,也不需要别人家综艺那点出场费。

他在音乐圈强势的吓人,就等这几年多发几张专辑,一个乐坛新天王的名头跑不掉。

除此之外,他们规避徐川,品牌可不规避。

徐川现在大到代言,小到走穴和商务推广的各种合约根本不断的,甲方直接发过来的,乙方4a发过来的。

工作室的人现在也甭干别的了,每天就是帮徐川在筛选商务,做对接做排期。

所以,徐川并不在意这个事情。

现在唯一值得在意的是,自己和优豆合作的综艺节目没人来。

这么说也不准确,不能说是没人来,是有一些关键的人没来。

就好比徐川现在和优豆合作的《我就是演员》,想请几个知名度高的导演和老艺人过来压场子做点评团。

目前,四个固定导师只有一个叫张明远的老导演愿意过来,这个导演50多岁,知名度挺高,以前导过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剧。

后面不知道是不是中邪了,想着转战电影,那叫一个扑的惨烈,连扑三部,把投资方亏得都要去跳楼了。

等他回过头来一看,好嘛,电视剧市场也没人找他了。

到现在估摸着得有四五年没拍戏,急了。

他愿意来,吴尚这边给的通告费用不低是一方面。

传统渠道没人给自己投资,网剧这边看能不能混上。

之前说过,这种节目的核心就是,有地位的导师团压场子点评。

有流量的新人上来挨骂拉普通观众的爽点,做成长线拉粉丝的爽点。

有名气但过气了的老演员来展示演技,给节目正片内容提供保障。

还得找几个嘴毒的类似李成儒那样的做飞行导师,搁旁边一顿输出“如坐针毡、如芒刺背”巴拉巴拉的。

这样,这节目就有看看头了。

当然,徐川其实是喜欢张颂文那样的飞行导师,他也不骂人,讲的头头是道,还能亲自示范各种场景。

这些东西,徐川其实在那天都和李奕滨讲过了。

节目组呢,也在按照徐川说的东西去找相应的选手和导师。

刚开始挺顺利的,但是徐川和梁茹君那档子事情爆发了之后,三个固定导师全都变卦,不来了。

谈好的飞行导师也变卦了。

选手那边也有变卦的,但是比较少,大部分还都是会来。

这一切真的是被袁萌说的准准的。

不过现在想这些已经不重要了。

节目一旦立项,工作一旦开始推动,每天都是钱,哪有时间继续拉扯。

这对徐川的影响并不小。

他算得上是做综艺出身的。

各个平台现在对他的信心很足。

《我就是演员》要是这种状况,他靠《创造101》积攒出来的口碑可就荡然无存了。

以后有相关的需要老艺人老演员的节目,平台方不会考虑和他合作的。

想到这里,徐川开口对着一脸愁眉的李奕滨开口道:“内地的请不过来就算了,去香江找,那边一堆大家认识又没多少活干的老艺人。

资历老的安排去做导师,资历稍微浅一点的,安排去做选手。”

“香江的。”李奕滨闻言陷入了沉思,他现在找的确实是内地的名导和艺人,香江那边的真没考虑过。

这也正常,当初香江剧组和演员过来内地,有些人的德行是真的你想象不到的难看。

现在两级反转,内地市场发展壮大,原本被欺负的内地从业者起来了,你就猜一猜他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吧。

内地观众看到他们是在感怀青春,内地从业者看到有些人可是在回忆痛苦。

所以,香江现在只有那么一批人能吃得上饭,依旧活跃。

还有一大批,大家很熟的,真的没通告。

他们现在打洞钻孔的想在内地市场混,就像是梁茹君一样,做梦都等着翻红。

徐川才不相信这些人能和现在讨厌自己的那些老艺人保持什么默契。

听到徐川的话后,李奕滨开口道:“行,那我回去让统筹去试试。”

“辛苦了。”徐川微笑道,“哦对了,麻烦跟吴总转达一声,问题不大,放心。”

“明白。”李奕滨点了点头。

随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,对着徐川问道,“那个吴总让我问问您,这项目也启动这么久了,您看您什么时候进组给大家指导一下工作。”

他这话说的是进组指导一下工作。

进去了之后,徐川觉得自己一定跑不掉。

这话要换作以前,徐川会直接拒绝,进个屁组,我商务都跑不完,一天多少钱你知道吗?

不过现在他只能保持微笑的说道:“等伱们开始录制了,我就进去。”

“好,那我就这么跟吴总回复去了,大概5月中旬开录。”李奕滨点了点头,表情立马变的开心了起来。

说实话,最后这个才是他今天来找徐川的目的。

什么找不到导师嘉宾,节目组统筹部的人又不是废物,多点心思还是能找到合适的人的,内娱什么都缺,就是不缺艺人,找不到出名的找不出名的行不行?

他之所以诉苦,那就是想把徐川扯到节目组去。

李奕滨现在是节目组的老大,对这个节目是一点底都没有。

现在好了,有底的人来了,以后天塌了他顶着,有功劳算大家的。

卧槽,想想都开心。

而李奕滨对面的徐川也有点回过味来了,看着对面这孙子的表情,他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。

你他娘的能不能不要模仿我在《创造101》的心态,权力不小,责任没有是吧。

妈卖批。

这都有人学?

想到这里,徐川赶紧开口道:“但是具体工作还是得你们来做啊,我去做个吉祥物,给节目拉拉关注度。”

“明白明白,您只要在节目组,那大家就有主心骨了。”

徐川:…………

无言以对,这孙子说的好有道理。

如今和《创造101》时期可不同了,当时自己刚刚冒头,大家都把自己当个吉祥物,有锅无论如何都扣不到自己头上来。

现在嘛,自己就算是吉祥物,那有锅也是自己

“那什么,徐总,我就先不打扰您了。”

说完这句话,李奕滨告辞离开。

留下徐川坐在原地开始思考起自己接下来的规划。

原本想的是跑商务、开演唱会捞金的。

现在看来有点没必要,也没时间。

专辑卖的太好了,好的出乎了所有人包括徐川自己的预料,他原以为能卖个1000万顶了天了,结果翻了个倍还不止,眼瞅着要往三千万去了,简直离谱。

所以他马上就有一大笔钱。

这钱不拿去投资做成成本是不行的。

正好,要不趁着《我就是演员》的节目录制,看能不能挑几个合适的演员出来试试水拍个电视剧。

要不干脆就摆明了告诉他们,自己要做电视剧,这样这群过来的演员搞不好幺蛾子能少点。

而且,自己也可以上场,自己的名气还是够的,有利于剧宣。

可自己的演技,拍完俩v算是看明白了,演古装剧那真的是没眼看。

观众现在觉得徐川在v里表现的挺好,那真的是多亏了这是v,主打一个氛围感。

多说几句台词就得露馅。

倒不是徐川口条不清楚,相反,徐川的台词能力莫名的不错,可能是演讲多了,功力全点在嘴上了。

但古装剧,徐川没那个味道,很尬,相当的尬。

现代剧就要好很多,但也不能太过脱离自己的本性。

拍v的时候,徐川有心想试试自己的戏路,所以拍完了之后,徐川特地找杨瑞珠给自己试了试。

老太太是知名话剧团的老师,想试徐川的戏路很容易。

各种风格角色的考题,试了两天。

老太太惊为天人,觉得徐川实在是太有天赋了。

她夸奖的话,现在还时不时在徐川的在耳边回响。

“你很适合演那种高智商的角色,尤其那种城府很深的反派,你有那个气质啊。还有,正面角色里的那种很有智商有手段的人也很适合。

最重要的是,你身上有你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感,你去演四十岁的人,化个妆我都不会出戏。这和你本人反差很大啊,真是奇怪。”

说实话,当时在旁边围观的林梦莹,真的是差点就憋出了内伤。

神特么反差很大,他是在本色出演啊杨老师,他就是个老银币。

您被他骗了,他在您面前的老实是装的。

当然,最让林梦莹乐出声的,还得是那句“你演四十岁的人都可以”。

一时间,她都不知道杨瑞珠是在夸徐川,还是在说徐川显老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类角色徐川适合演,那就是喜剧。

杨瑞珠觉得徐川身上有一种幽默感。

事实上,很多网友也觉得徐川有幽默感,要不然他也没那么多乐子人粉丝。

不过,话说回来,徐川在这两天最大的收获,是他意识到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发现的优势。

这个优势就是,如果自己是从地球上抄来的影视剧,尤其是非古装剧,里面有杨瑞珠说的那几类的角色,自己是真的可以演得很出彩。

甚至,年纪大一点都无所谓。

如果是蓝星这边编剧编出来的剧本,哪怕是适合自己的角色,自己演起来,可能也会比较吃力。

为什么?

因为一个角色想要在屏幕里呈现出来,需要演员先读懂剧本,读懂角色。

这相当于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,没演出来之前,大家对这个角色的形象都是停留在纸上和想象中的,模糊的很。

但地球上的那些剧都是有原型的,徐川直接可以参考原型,好的就吸收,不被观众认可的那就抛掉。

甚至,自己投拍的剧,有了原版做参考,徐川是能清楚的知道,其他演员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整个正片呈现出来的东西什么叫好,什么叫不好的。

这要是新剧本,徐川真没这个能力。

这是一种优势,一个徐川觉得很大的优势。

想到这里,徐川又琢磨着,自己该投什么电视剧呢?

思索了一下之后,徐川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,他现在有两个想法。

他得把这两个想法写成小说,然后再让袁萌从星堂给自己找一个靠谱的编剧,编成剧本。

徐川写的

他准备给这个故事里一个角色的人设做改变,这个角色就是那个敏锐到像是也经历了循环的老刑警张成。

改动的主要是年纪,以及他和他徒弟小江的关系,从师徒改成了师兄弟。

这么改,是因为徐川决定自己去演这个角色。

肖鹤云这个男主并不适合自己,徐川觉得自己不一定能演好。

张成不一样,徐川觉得自己和张成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一样的。

杨瑞珠老师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。